3月23日,由我院主編的工程建設協會標準《綠色養老建筑評價標準》(以下稱《標準》)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順利召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領導、國家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苗艷青主任、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韋正崢博士、我院環能院馮鐵栓高工、孫峙峰副研究員以及來自高校、建科院、設計院及養老相關企業的專家顧問共計40余人出席了會議。會議由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綠色建筑與生態城區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葉凌博士主持。
住建部領導強調了國家對養老需求的關注,介紹了《“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明確了提升我國老齡化事業發展水平、健全完善養老服務評價體系、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完善老年宜居環境建設評價標準體系的需求,鼓勵編制組積極探索,將綠色發展理念與養老侍老理念有機結合在一起,推動綠色養老建筑產業的蓬勃發展。孫峙峰副研究員提出要更多地關注既有建筑改建、擴建以及新的建筑方式、互聯網+、智能化等在評價標準如何體現。馮鐵栓高工表示,綠色養老建筑的發展在未來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由于養老建筑居住人群的特殊性,在評價標準中應重點考慮室內空氣品質的要求。標準編制組成員王選高工匯報了標準的前期籌備、任務分工和進度安排等情況,會上編制組成員就標準的適用性范圍、以及養老建筑的特殊性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交流。
本標準由我院主編,參編單位包括國家衛計委發展研究中心、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筑研究中心等12家科研機構以及國壽(天津)養老養生投資有限公司、中冶置業集團有限公司等9家業內相關企業。
與會專家代表一致認為,該標準的編制與實施,將彌補當前我國綠色建筑評價體系未涵蓋養老建筑的空白,有利于養老建筑領域規劃、設計、施工、產品、管理一系列環節引入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思想,不斷提高其規范化及合理性,從而大力促進行業健康發展。